编者按:以歌曲吟诵雷锋的优秀品格,以诗歌赞美雷锋的无私情怀,以电影反映雷锋的精神面貌……1963年3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学习雷锋的热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不同的形式创作出大量歌颂和反映雷锋精神的文艺作品,已汇聚成唱不尽的永恒的雷锋之歌。
湖南雷锋纪念馆联合中国雷锋网推出《雷锋之歌》栏目,本栏目将汇总半个多世纪以来,歌颂、赞扬雷锋的部分歌曲、诗歌、电影(片段)等,“诉说”雷锋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善举。
第十八期,让我们一起聆听《满江红——赞雷锋》。
中国雷锋网 通讯员 周盈 记者 刘旺
音频:周盈
满江红
——赞雷锋
作者:郭沫若
昨天已成《一把劈断昆仑的宝剑》以赞颂雷锋同志,情趣未能自已,再摄其意成《满江红》一首。
劈断昆仑,
有宝剑,
锋芒淬砺。
平地起,
电光石火,
一声霹雳。
二十二年成永久,
九州万姓仰英烈。
牧猪童
身世本平凡,
真奇迹。
理安在?
读《选集》!
窍安在?
忠党业。
大海中
一滴水珠洋溢。
舍己为人情慷慨,
粉身碎骨心皎洁。
日记抄
字字出肝肺,
言行一。
(1963年2月21日)
作者介绍
郭沫若
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创作背景
1963年春节后,《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发表报道雷锋事迹的文章和雷锋日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长的郭沫若,读了这些文章和日记后被雷锋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于1963年2月20日作了一首自由诗《一把壁断昆仑的宝剑》,但仍觉得意犹未尽,第二天又填了一首《满江红》来赞颂雷锋。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