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杂志丨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

2021-07-12 11:33:43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了帮助全国广大青年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理解,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集中选取在我党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100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展现四个时期青年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以此共勉奋进:中国共产党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中,很多与《中国青年》杂志关联密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年)的共产党人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这些文字摘录于雷锋日记。半个世纪后读来,那朴素的语言,那处处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记录,依然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家,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他便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的拉扯下,艰难地长大。1960年,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所在部队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一年开始,他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由此广为流传。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不料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迷,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不幸早逝,年仅22岁。

雷锋因公殉职后,他的事迹也逐步走出军营、走出辽宁省,首都几家大报先后报道了雷锋的生平,并刊登了他的部分日记摘抄。

《中国青年》1963年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

毛主席应《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之邀而写下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出版“学习雷锋同志专辑”,里面刊登了毛主席应《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之邀而写下的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同志给《中国青年》的这一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全国蓬勃兴起。自此,3月5日便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以《中国青年》杂志为代表的媒体集中地、长期地加以报道和推广,“学雷锋”已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壮观持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从和平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虽时过境迁、世殊事异,但“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并未因社会环境、时代风尚的不同而有所减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内核的“雷锋精神”,也始终是激励几代中国人为国家建设而奋斗、为大我而忘小我的重要民族精神。即便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雷锋”仍然焕发着强大的道德感召力,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屹立在国人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5日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

如今,“雷锋车队”“雷锋医疗队”“雷锋先锋岗”“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雷锋”等已遍布全国,“雷锋”早已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号,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追求和一种生命表达。在这个推崇自我和功利的时代,它持久地向每个人发问: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

(文/本刊记者 徐吉鹏)

(责任编辑:刘旺 )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