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党员志愿者在一家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红灯笼。新华社发
在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一家药店,进行药品配送服务的志愿者正在清点订单药品。新华社发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发展和道德意识的提升,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和无私的公益性、利他性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当成一项高尚的事业和一种追寻幸福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志愿服务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推进新时代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凝聚在志愿服务行为之中的志愿精神,其核心要义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深刻把握志愿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精神实质,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1.奉献:不计名利 甘心付出
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信念、处世态度、利他行动和“大爱”情操,是志愿精神的内核与至高境界。奉献是全人类共同尊崇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显然,这一语境下的“服务”,既是奉献的态度,又是奉献的具体行为和形式。而“团结”的理想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都蕴含着对奉献精神的呼唤与推崇。
奉献精神包含三层基本意蕴:其一,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道德理性。它与“仁者爱人”“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中华传统美德情理相通。同时,又集中反映了“国家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大公无私”“甘当革命螺丝钉”以及“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与价值追求。其二,奉献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美好真实状态的最直观呈现。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强,奉献精神越能蔚然成风,社会文明程度就越高。其三,奉献精神是考验政治品格、思想觉悟的试金石,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精神特质。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义。
涵养奉献精神有着明确的内在规定性:一是积小善为大善的渐进性。追求崇高性,即大美情操和高尚境界,是奉献精神的价值旨归。但崇高性需要逐步涵养,即从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礼让精神,再到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慈善精神,最后升华至为国赴难、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逆行者”便完美注释了新时代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当代志愿服务者的楷模。二是甘心付出的主观自觉性。奉献精神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是发自内心作出善举。它不排斥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但拒绝外界压力的胁迫与规制,是行为主体的自主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三是实践性与拓展性。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道德范畴,需要伦理教化与实践造化的有机协同。因此,奉献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表里如一,需要在不断奉献的具体实践中验证情怀,升华品格。拓展性体现为奉献行为的延展性,即一种具体的奉献实践行为可以影响到其他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继而在实践效果层面形成发散与示范效应。
2.友爱:与人为善 传递温情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友爱是谦谦君子的道德秉性,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伦理基础,蕴含着与人为善、平等尊重、团结互助、坦诚相待等道德理性和追求人间大爱的价值取向,是跨越国界、种族、性别、文化、年龄、职业身份和贫富差距的人类情感纽带。社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刚性的制度规制,也需要柔性的人文关怀。友爱精神是人文关怀的核心要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情感基石。志愿服务究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友爱为情感底色的爱心服务,传递出来的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间真情。因此,友爱成为志愿服务的道德遵循。
友爱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友,实质就是“善”,是友好、善意、平等相待、志同道合、精诚团结等语义的精练表达,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要义;爱,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情感表达,是人发自内心善意的主动付出和无私给予。可见,爱是道德理性之“元”、人性向善之根、社会和谐之基。按照友爱的具体范畴,可以分为真诚之爱、平等之爱、无私之爱、博大之爱。真诚之爱,强调以信任和欣赏对方为前提,坦诚相待,推心置腹,情真意切;平等之爱,强调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在坚持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避免先入为主,更不能居高临下;无私之爱,强调志愿服务的公益精神,以成全对方作为唯一目的,不带杂念、不求回报;博大之爱,强调不分远近亲疏,兼济天下的仁爱之心。
弘扬友爱精神需要把握好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需要以律己为基本前提,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起。友爱表现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志愿者与普通社会公众之间的真情互动,彼此温暖。志愿者要有先行付出、主动付出和无私付出的胸怀与自觉。二是需要正义立场与法治精神。友爱精神包含明确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与弘扬。因此,不能将友爱的博大性理解为无原则、无边界的爱的“泛滥”,而应该坚持抑恶扬善的正义立场、于法有据的法治精神。三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友爱是一种美好情感,但这种美好情感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要求,需要在为他人分忧解难,为社会担当奉献中得以体现。四是需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友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交互行为,需要彼此支撑,共同维护。
3.互助:协作共生 助人自助
互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与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互助是个体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志愿精神的基本内核,互助是志愿主体与客体基于道义或价值共识和允诺基础之上的情感及行为交互过程,是助人与自助的有机统一体,也是志愿服务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助人与自助的有效协同,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社会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并在满足被助者利益需求乃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志愿者自身正当利益的有效实现。这也是志愿服务的普遍性与号召力所在。互助具有价值和工具的双重理性,作为价值理性,互助在不否定“利己”的原则前提下,突出强调“利他”与助人取向,因此是值得推崇的道德观念;就工具理性而言,互助是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利益“双赢”的高效方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与经验结晶。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当下,互帮互助,与其他国家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互助精神的奉行与弘扬,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的集中展现。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普遍客观的联系中。志愿者通过志愿行为帮助服务对象(个体、社会或者国家)共克时艰,摆脱困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局面,这是志愿者“助人”主观愿望的客观呈现。志愿者由此生成的成就感,是内化且升华为“自助”的直接体现:一是内心获得愉悦和满足,情操得以陶冶和升华;二是帮助他人战胜困难,自身能力素质得到锻炼提升;三是助人成果的直接“回馈”。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自己遇到困难时便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互助的实现需要处理好道德理性、人文关怀与技术设计的有效协同。一是处理好“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坚持助人为先与“利他”至上原则。互助是一种不带功利倾向的客观互利行为,“利他”是互助的行为动机与前提,“利己”只是“利他”效果的反馈,它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以及“一本万利”的投机行为有着本质区别。二是处理好尊重与共担的关系,坚持平等待人与有效协同原则。即以理想效果的实现为目标,协同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意愿与自尊心为前提,调动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三是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坚持情义为上、以情聚力的原则。志愿服务是人心向善的情感表达,保持同情心、责任心、谦恭心是互助行为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动力。
4.进步:提升能力 共襄文明
进步是一种明确的审美判断,指人或者事物正向发展的态势及其良好状态的呈现。志愿精神语境下的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的表达,即适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体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目标的有机统一性。就其价值目标而言,志愿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其终极目标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直接指向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追求进步既是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宣示,也是人类大爱情怀的集中表达,凝聚着生命美学的精华,具有至高的价值审美意义。志愿精神的“进步”意义,在于其对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直接推进作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志愿服务对促使他人、社会和国家变得更加美好的直接意义;二是志愿服务为释放社会善意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强大的导向与示范作用;三是志愿服务行为有助于提高志愿者自身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水平。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阶梯和集中呈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着促进个人进步、社会进步、国家进步和世界进步的丰富内涵和鲜明取向。志愿服务要与国家发展同步,自觉呼应时代要求,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在参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志愿服务的进步精神。为此,应当立足人口规模巨大基础上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参与推进人的现代化的进程,在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公民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献计出力;立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要求,积极参与推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尤其是在促进社会人文关怀与和谐稳定方面作出新贡献;立足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参与推进共建共享与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关照困难群众利益方面尽心尽力;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参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特别是在环保意识的宣传培育与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当好生力军;立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人文交流以及重大灾难救助方面发挥独到作用,展示中国志愿服务形象。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