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田工:做精神的“富翁”

2019-12-02 09:35:22 湖南日报 

11月27日,一场冬雨让常德变得格外寒冷,气温只有3摄氏度。常德市武陵区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新一村农贸市场附近,身穿藏青色中山装、绿色军装裤、胸戴党徽的田工,拄着拐杖打着伞,在雨中清扫街巷。见记者来访,田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把记者迎进屋,说:“我这里条件简陋,你们别介意。”

田工的名字,常德人耳熟能详。今年72岁的他是一等伤残退伍军人,却身残志坚,艰苦奋斗,拄拐扫街,帮贫助困,义务奉献社会38年。

像在部队一样继续艰苦奋斗

田工1968年参军。1971年4月28日晚,河北省怀来县官厅火车站油罐车起火,田工和战友们为了排除险情,奋力推动第二节火车油罐车,不幸被卷入铁轨。车轮碾断了他的右腿,顿时血流如注,生命垂危。战友们抢救他时,他却喊道:“快去推车!快去救火!不要管我……”

经过26个小时的抢救,田工保住了生命,却失去了右腿。面对残酷的现实,田工逆风飞翔,立誓“做一个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1981年,田工退伍回到常德,不想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没有要求安排工作,靠着抚恤金维持生活,像在部队一样继续艰苦奋斗。

“没有工作,社会就是我的工作单位。”田工说。当时,常德民政部门缺人手,田工义务帮忙两年。家门前几百平方米的街巷,田工每天拄着拐杖清扫,无论风霜雨雪,一扫就是38年。

从2012年开始,常德市开设道德讲堂,田工平均每年宣讲40多场,每次他都摇着三轮车自己赶到宣讲地点。他与邀请单位“约法三章”:不用车接送,不接受吃请,不收劳务报酬。“常德经开区一家单位在宣讲后上门慰问,临走前丢下红包,我拄着拐杖追出几百米。还有一个单位直接把液晶彩电装上了墙,我又把电视机卸下来送了回去。”田工说,不能越过自己的底线。

8年来,田工宣讲260多场,拒收劳务费和酬谢物品价值达10万余元。

手持“五件宝”刻出艺术墙

“这4公里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今年11月中旬,妹妹田婉朝夫妇来常德探亲,田工当起了“导游”,带着他们参观常德诗墙。让田婉朝没想到的是,这幅巨制,是田工用剪刀、刻刀、卷尺、计算机和放大镜“五件宝”,一笔一划刻下的一座精神丰碑。

1994年,田工受邀参加“中国常德诗墙”的镌刻施工,担任镌刻副总监和镌刻工程处主任兼质检员。启动资金只有5万元,田工就拿起这些简单的工具,一头扎进简易工棚,趴在水泥台上,刻模、刻石、上色、拓片……工棚里粉尘飞扬,冬天寒风习习,夏天热得像蒸笼。田工从无怨言,加班加点。手握刻刀的右手大拇指患上腱鞘炎,肿大僵硬,握不住刻刀,田工打封闭针,继续刻。

田工艰苦朴素,每天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一个计算器都舍不得买。“保管员看我计算吃力,送了一个巴掌大的计算器。按键小,手指粗,我就用指尖按键,计算了诗墙安装施工成千上万的数据。”回忆往事,田工历历在目。

从诗墙修建到续建的12个年头里,田工编排了1262幅书画碑,勾摹雕刻368幅书法碑胶纸字模;记录整理76本镌刻施工资料,刻下“一墙诗书画,三绝天地人”的绝唱。常德诗墙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

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却很大方

田工的家十分简陋,水泥地、灰白墙。进门是一张铁床,客厅摆着一张圆桌,左间书房里一张旧书桌上,整整齐齐堆着报纸、书籍和各类笔记。除了一个小烤火炉,看不到一件像样的电器。“这床和书桌,都是我从部队买回来的,一直用到现在。”田工介绍。

田工一生甘守清贫,立志做一名无产者。1968年参军时,他把四间瓦房无偿捐给了生产队,把家具分给了贫困邻居和亲友。退伍回到常德,田工住进30平方米的租赁房。没有衣柜,用塑料袋装衣服;没有餐桌,一家人围着灶台吃饭。因为常年拄着拐杖,衣服腋窝容易磨坏,他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连裁缝都不肯补了。“老田这辈子穿过最贵的一件衣服,就是这件70元的中山装。2015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要去人民大会堂领奖,他才买了这件‘高档’衣服。”田工的妻子彭桂莲指着他身上的中山装说。

这些年,田工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前来探望慰问的领导想改善他的生活条件,都被他婉拒:“清贫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催发人的斗志。我喜欢过这样的简朴生活。”

对自己吝啬的田工,对别人却很大方。田工照顾孤寡老人王秀兰10年,老人去世时,他又拿出积攒的抚恤金料理老人后事;帮助一对盲人夫妻修缮住房,他花掉11300元积蓄;常德诗墙建设一等功臣的万元奖金,他捐给了武陵慈善总会和残联;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市颁发9万元奖金,他捐给了田工爱心屋;老家修路、建党建阵地、社区办报……他都倾囊支持。38年来,田工累计捐款捐物43万元。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物质上获得多少,而在于给自己多留拼搏足迹,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田工虽然生活清贫,却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精神“富翁”。

(湖南日报记者 姜鸿丽)

(责任编辑:刘旺 )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