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中国好人”朱有志:发扬雷锋“螺丝钉”精神 当“村官”的璀璨15年

2025-03-12 14:28:15  来源:长沙县文明办 老年人杂志  作者:徐炯权  字体: 【小】 【中】 【 大】

走进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平坦的沥青路两旁,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民居,整齐靓丽;远远望去,黛青的山峦上抹上金色与火红。村里除了有杨开慧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初恋茶馆、楹联一条街、村民夜校、图书馆等新建的地标。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3万元。”开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翠说,村里的变化都是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有志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拼搏奉献15年的结果。

让革命烈士家乡变得更好,甘当没有薪酬的“村官”

2013年12月,在长沙县开慧村兼任了4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朱有志,卸任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职务,只担任湖南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他决定继续当他没有薪酬的村支书。

妻子和女儿知道后,说朱有志“蠢”。朱有志回答:“我当初到开慧村去当第一书记,就是给自己的‘三农’研究课题找一个实践的地方,让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家乡变得更好。现在我不当院长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抓村里的发展上来。”

朱有志的一席话,让妻子和女儿不好再说什么了。娘俩知道,他这个“村官”其实是自己“讨”来的。2008年的一天,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在长沙县召开,朱有志被邀请列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当天吃午饭时,他对坐在身边的长沙县委领导说,愿意到长沙县的一个村去兼任一个不拿薪酬的职务。

那位领导高兴地答复:“我们正在重点发展开慧镇,那您就到开慧村当村支部第一书记吧!”听说是开慧村,朱有志马上答应:“愿为建设好烈士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随后,他向组织递交了申请报告,当年12月16日,他被批准兼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一名省里“厅官”“空降”到村里当支书,有人说这是作秀,甚至有人背地里喊他滚出开慧村。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朱有志给自己定下了3条规矩——不要村里一亩地,不要解决一个农村户口,不在村里谋取任何个人收入。同时,他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开慧村民”,经常带着村组干部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插秧打稻、修路架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慢慢地,村民消除了对朱有志的误会,乐意掏心窝子跟他说话,反映村里存在的一些问题。

村民毛宗希记得,朱有志担任第一书记那天,是与司机一道悄悄进村的。车子在他家屋门前停稳后,朱有志一下车就问他家有几口人、收入怎样、有什么困难、对村干部有什么要求。到了午饭时间,朱有志从车上把刚从菜市场买来的豆腐和肉拿到厨房,说在他家搭个餐。这时,闻讯赶来的村镇干部纷纷围住他介绍村里的情况。朱有志说:“我之所以悄悄地来,就是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既然你们都赶来了,那就一起聊聊吧。”他一边吃饭,一边听村镇干部的介绍。

扶贫帮困兴办产业,用真心赢得村民真情

开慧村是杨开慧烈士的家乡,过去因为远离城区、交通不便,成了省级贫困村。“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开慧烈士家乡的老百姓还生活在贫困中。”朱有志上任后决意借助中央和省里脱贫攻坚的政策东风,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

朱有志在调研时发现,村里集体经济薄弱,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的耕作,导致农村公共利益没人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被忽视。朱有志认为,开慧村要彻底摆脱贫困,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村民最关心的是路好不好走,农田能否旱涝保收,口袋里有没有钱。”朱有志说,开慧村有可以挖掘的红色旅游资源,但过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于是,修建连接11个村组和周边红色景点的开慧大道成了他心心念念的大事。

2015年,开慧大道申请立项时正值酷暑。年过六旬的朱有志带着村组干部翻山越岭,反复确定线路,累得汗流浃背。立项批复后,在政府拨付的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他号召村干部和村民自筹部分资金解决燃眉之急。采购柏油时,他多次跑到长沙市、岳阳市等地反复比价。最后在岳阳市工作的一位开慧籍老板被朱有志的真情打动,说他供应的柏油只收成本价,仅此一项就为村里节约了90万元资金。

2017年,长3.8公里、连通开慧镇与弼时镇的开慧大道开慧段通车,不但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也为发展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故居、缪伯英故居“三点一线”跨区域红色旅游打通了交通命脉。此后,来开慧村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更为村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路修好了,朱有志又带领村民修水渠、山塘,确保农田灌溉。

在朱有志看来,发展种养业不失为让村民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从2014年开始,开慧村就推进土地整体流转,实行“五金”回馈村民:入社就有保底金、开发可得补偿金、就业支付报酬金、花甲加补养老金、效益分红股份金。当年3月,村里相继成立了水稻、水果、蔬菜、生猪养殖、机械等5个专业生产合作社。

2016年朱有志正式退休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当好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上来。

“发展种养业让我家从以前的每年两三万元收入,变成如今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村民李许二说,他在朱书记的鼓励下从2016年开始办家庭农场,承包村里的田地种水稻、养鸡鸭羊和蜜蜂,到今年他流转了村里700亩水稻田种水稻,购买了耕田机、收割机,这几年,他家不但建了宽敞漂亮的房子,还买了两辆小汽车。

村民刘跃赛在朱有志的介绍下,承包170亩闲置土地种植葡萄、火龙果、黄桃等。现在,他家一年的收入有三四十万元。

朱有志和村民一起到水果基地查看葡萄长势

村里的贫困户和企业有困难,朱有志总是想办法解决。实施危房改造,村民的改造资金补贴是先建后补。周元秀没有启动资金改造破旧的危房,朱有志多次和建材商及包工头交涉,请求缓交建材费和施工费,在一年时间内帮周元秀把80多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好了。听力有障碍的陈拥军有门木雕手艺,朱有志鼓励他把老房子改造成木雕工作室,还四处张罗着给他的雕刻产品打广告,通过网络促销。

2017年,在朱有志的牵线搭桥下,民营企业华星通航公司落户开慧村。“机场审批手续复杂、流程较长,朱书记帮我们做好协调工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还帮忙筹措周转资金。”华星通航公司总经理易米华说。2020年,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可提供应急救援、空中快运等服务,开慧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每年都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考虑村里资源少、资产少,朱书记总是想方设法找到发展的路子。”开慧镇党建办主任常苏苏说。这些年开慧村在第一书记朱有志的苦心操劳下,村集体闲置的老办公楼、老卫生院,都一一被盘活利用;几家建材、电气企业看中了村里日渐改善的投资环境,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带头培育文明乡风,美丽开慧等你来

“乡村振兴,先要文化振兴和培育文明乡风;倡导文明乡风,需要干部以身作则。”朱有志告诉记者,作为开慧村的第一书记,他带头立下了多项新规:村干部要让群众有需求时都能找得到人;村干部要每周都对工作有梳理和计划。

朱有志在开慧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朱书记除了外出开会办事,其他时间都在村部办公。”开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翠说。朱有志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做方案、看书、写笔记。10多年来,他将在开慧村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形成了40多本、百多万字的笔记《开慧记录》。为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他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杨开慧》《杨昌济》等书籍,还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编成10多本《开慧村语》。在村民中广泛传唱的村歌《村民最听党的话》,也是他作的词。在他的倡导下,村里每年举办“开慧母爱文化节”,以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老百姓最看不惯的是:干部和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看不起身边的普通群众。”朱有志坦言,乡村干部做群众工作要“放得下架子、弯得下腰子、挽得起袖子、迈得开步子、挣得了票子”。干部只有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一次,朱有志检查新村部大楼工程建设时骤降大雨,他赶紧往车里跑。此时,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来,撑起一把伞一路护送他到车上。朱有志上车后致谢并询问小伙子的姓名,小伙子说:“应该的,朱院长,我爷爷去世时您老人家还去跪拜了。”原来,朱有志和村民有个约定,8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了,他一定要去拜祭。村里孩子考上公办大学,学习期间村里给予资助。村民患大病医保报销后自付金额较大的,村里想办法资助。为了解决养老问题,村里还建了养老院。

在朱有志的带动下,如今开慧村不但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旅事业的发展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采访中,记者穿过用稻草装饰的“我在开慧有丘田”牌楼,一个头戴草帽坐着的巨型稻草人跃入眼帘,里面还有上铺稻草的木亭子、用稻草垒砌的粮仓以及打稻机、风车等农具,乡村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种田大户李许二说,他承包的这片稻田里,经常有人来打卡、拍照。游客游玩之后可以到附近的农家乐品尝一顿地道的农家美食。“我在开慧有丘田”休闲旅游观光点,是开慧村引进乡村职业经理人(CEO)打造的一个文旅项目,项目依托村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基础,以“农田认领、农事体验、农产品供应”为主线,以稻田为纽带,链接乡村供给,对接城市需求,延长农业产业链,塑造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创新集体经济、集体抱团发展新模式,助力农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活力。

记者来到开慧村的一个美丽屋场,只见柏油路宽阔平坦,门前的生态水塘颇有田园诗意,红色文化墙上的“百岁老人讲家风故事”,文化长廊里的党建宣传专栏、养心修德的名言警句,让人眼前一亮。走进一户村民家,里面显得十分干净整洁,屋后的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彰显着主人惬意的生活。

“除了美丽屋场,还有秘境森林营地、新青年营地、青创社区等新消费形态。”开慧村村委委员张远说,这些年朱书记带领干部群众大做红色旅游文章,开慧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中组部红色试点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开慧正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从省城到乡村,从“厅官”到“村官”,50年党龄的朱有志10多年与村干部村民并肩作战,为开慧村的发展和村民发家致富劳心劳力,不但深得村里干部群众的爱戴,也获得政府及社会的褒奖。继获得“中国好人”“湖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湖南十佳人物”“新时代新雷锋”等荣誉后,2024年底他又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回首15年“村官”生涯,“开慧村民”朱有志十分坚定说:“为了开慧村的明天更美好,为了村民更幸福,我决不会辜负党组织和村民的信任,愿意继续把这个不拿薪酬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当下去!”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