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雷锋同志18岁以前学习、生活、工作的故土,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和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论述,基于区域资源、德育实践和学校基础,以“雷小锋”作为全区青少年的共有名片,创新打造“雷小锋”德育品牌,开展“亮号行动”“活动课程”“青锋计划”“争章工程”“养成教育”五大行动,实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有机统一,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雷小锋”德育品牌的生成逻辑
“雷小锋”德育品牌蕴含历史文化逻辑、社会现实逻辑和德育实践逻辑,可为区域德育整体提升和学校德育长远发展提供清晰路径和明确指导。
(一)历史文化逻辑。“雷小锋”德育品牌是从区域优秀文化资源中提炼而来。望城是雷锋的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雷锋的22年人生历程,前18年在望城度过。1940年,雷锋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此后,他的足迹遍布望城的机关大院、乡间小道、湖岸河堤等,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和敬佩的故事。雷锋在望城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奠定了雷锋精神的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望城充分发扬“雷锋家乡学雷锋”的传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兴区育人,积极创新学雷锋的方式方法,学雷锋活动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雷小锋”德育品牌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社会现实逻辑。雷锋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对于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然而,一段时间里,学雷锋活动面临内涵浅表化、活动突击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导致育人成效不佳。“雷小锋”德育品牌探索了一种多方融入的区域德育一体化推进新范式:一是将学雷锋纳入课程体系,实现学雷锋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融合;二是将学雷锋活动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三是将学雷锋活动与日常行为养成相融合,切实解决学用“两张皮”问题,初步形成融合化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三)德育实践逻辑。“雷小锋”德育品牌源于区域德育实践改革经验。一方面,“雷小锋”德育品牌是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雷小锋”就是成长中的小“雷锋”,是对雷锋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全区青少年的期望,其核心理念为“向阳(忠诚于党、坚定信念)”“向上(奉献祖国、敬业进取)”“向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这些理念既体现了雷锋精神的精髓,又符合新时代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要求。另一方面,“雷小锋”德育品牌是对学校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近年来,望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积极开展各类德育实践,但受限于学校规模、管理理念、师资素养、生源结构等因素,校际德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雷小锋”德育品牌对学校德育实践探索和德育经验特色进行提炼和升华,从区域层面一体化推进中小幼德育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德育工作水平校际不均问题。
二、“雷小锋”德育品牌的实践路径
“雷小锋”德育品牌积极探索德育实践形式,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构建富有时代气息、彰显区域特色、符合学生立场、适应个性发展的“雷小锋”育人体系。
(一)亮号行动:专属编号强化“雷小锋”身份认同。全区11万中小学生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雷小锋”编号,每一年新生入学都会延续“雷小锋”编号,这个编号将作为望城学子的个人名片伴随他们终身。“雷小锋”000001号授予了车轮下勇救幼童的“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学生个人的“雷小锋”编号展示在窗口、介绍在嘴边,贯穿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各学校开展“靓号竞拍”“亮号亮诺”“为号添彩”等活动,引导全区青少年牢记自己的“雷小锋”编号,强化对“雷小锋”的身份理解与认同。
(二)活动课程:五育并举促进“雷小锋”全面发展。望城区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把“雷小锋”活动落实为四大课程,为学生搭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平台,实现学雷锋活动课程化。超级运动会分为常规与竞技类、传统与现代类、生存与生活类、拓展与趣味类等四大类,设置40个大项、400 多个小项的超常规赛事,焕发了“雷小锋”的生命活力。超燃文艺节开展万人续写(雷锋日记)、千人齐颂(雷锋诗文)、百曲争鸣(雷锋乐曲)系列活动,培育了“雷小锋”的人文素养。超炫科创展涵盖五彩科普课、七巧科创赛、九变科技秀三大活动板块,锻造了“雷小锋”的科学素养。超能阅读季搭建人人都是小读者、班班都建图书角、校校都进大作家、家家都设阅读日等平台,提升了“雷小锋”的持续学习力。
“雷小锋”活动课程简图
(三)青锋计划:数字平台助力“雷小锋”多元实践。“青锋计划”是“雷小锋”志愿服务的平台与载体,为打通学雷锋活动“最后一公里”,团区委、区教育局联合开发了“青锋计划”微信小程序。学生利用该网络平台,参与领取“微心愿”或其他活动,上传活动资料可获得实践证书和积分。平台还有效促进了爱心助学、亲子交流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截至目前,注册“青锋计划”的“雷小锋”人数达9万余人,完成龙山县等地中小学生个人微心愿7万多个,为农村学校募集超100个班级图书角,建设雷锋号“希望小屋”188户,帮扶龙山县和望城区农户销售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265万余元。
(四)争章工程:阶梯评价激发“雷小锋”成长动力。“争章工程”是“雷小锋”德育品牌创建的主体内容和重要保障。团区委、区教育局结合中国少年先锋队争章活动,创设具有望城区特色的“雷锋章”,作为全区中小学生道德品质评价的最高荣誉。区教育局出台《中小学生“雷锋章”评选工作实施办法》,从“向上”“向善”“向阳”三个方面引领学生对标争章、不断成长。全区各中小学根据区级“雷锋章”实施办法,自行设计校级争章方案。“争章工程”运用奖章、荣誉、实践体验等多种载体,建立导向鲜明、形式多样、交织贯通、阶段上升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激发学生争章的内生动力,让学生在追求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2022年以来,全区有13625名学生获校级“雷锋章”,有2767名学生获区级“雷锋章”。
(五)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塑造“雷小锋”优良品行。“养成教育”行动聚焦“明规、养性、立志”理念,打造“1236”工作格局,“1”即聚焦“雷小锋”德育品牌,“2”即区域整体推进和学校分层推进,“3”即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爱党爱国三大具体目标,“6”即制定一个养成教育整体方案、成立一支养成教育工作队伍、创建一套养成教育学习资料、开发一门养成教育特色课程、培育一批养成教育示范班级、举办一类养成教育展示活动等六项举措,进一步树立望城学子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传人的形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雷小锋”德育品牌的保障机制
(一)党建引领,吹响“集结号”。坚持党建引领。重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教育及学校党组织中“关键少数”的作用,将行动任务下达到学校基层党组织,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通过召集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业务精兵分组研讨和集思广益,系统探索推进“雷小锋”德育品牌实施。凝聚导师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的引领作用,凝聚起“雷小锋”品牌打造的中坚力量。依托共青团、少先队等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思维开阔、执行高效的“雷小锋”导师团队,为“雷小锋”德育品牌各项活动策划与实施贡献力量。强化经费保障。望城区教育局在2022年印发《望城区“雷小锋”德育品牌实施方案(试行)》,确保品牌建设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和行动框架,同时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财政局、区科工信局、区科协、团区委等区直部门和各街道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全力支持“雷小锋”德育品牌的建设工作。
(二)榜样示范,吹响“操练号”。优秀“雷小锋”树榜。通过评选和表彰优秀“雷小锋”,树立起可学习、可模仿的榜样。“争章工程”评选出校级和区级“雷锋章”获得者,以及“十佳雷小锋”评选等多项举措,为“雷小锋”提供了成长动力和方向。品牌“示范校”打样。出台《“雷小锋”德育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雷小锋”德育示范校、特色校、标准校创建行动。2023年评选出“雷小锋”示范校3所、特色校9所,推动实现“创建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三)多方协同,吹响“冲锋号”。系统内全员覆盖。构建区教育局、校党总支(支部)、党员(团员)为主线的核心骨干牵引体系,开发师生全员参与的共建体系,平稳有序开展好活动。如“雷小锋”超级运动会的大规模组织和实施。40个大项、400多个小项的超常规赛事,120多场校级赛、区级赛事,全区95所中小学组织10万余名“雷小锋”参加初赛,共有11680人参与区赛,产生金牌449块,创造16项新纪录。系统外踊跃参与。加强校内外联动,建立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统筹推进、学校精准施策、家庭支持配合、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雷小锋”德育品牌建设。如第二届“雷小锋”超级运会的火炬传递,采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双结合,进学校、进社区、进景点、进企业、进商圈、进军营,线下传递106站,线上接力12万余棒,雷锋精神之火传遍望城各个角落。多方面联动交流。与另一座“雷锋城”辽宁抚顺联动,两地少先队员组成新时代少先队“雷小锋”中队,探访雷锋足迹;与《雷锋》杂志编辑部合作,共同打造《雷锋》杂志少儿版“雷小锋”号期刊,扩大了“雷小锋”品牌影响力。
望城区“雷小锋”德育品牌实施以来,有效推进了基层德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统筹联动、层层深入、有机衔接。“雷小锋”被长沙市教育局确立为市德育品牌,“雷小锋”群体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雷小锋”德育品牌荣获国家关工委、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省社科院等部门大力宣传和推介。未来,望城区教育局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不断深化和完善这一育人体系,努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坚定正确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雷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