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翟元斌 ‖ 写在天上的字符:与姚德奇大哥的文字之旅与灵魂共鸣

2024-12-30 15:10:20  来源:央视融媒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大哥,就这样默默地离去了,没有留下一句告别的话语,也没有留下任何的嘱托。

12月29日下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如同晴天霹雳,编外雷锋团副政委杜恒告知我,姚德奇大哥因突发心梗,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震惊、悲痛,难以言表。

14.jpg

姚德奇大哥,在我心中,是一位真正的大哥。

回想起在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担任所长的那段日子,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荣耀的时光。研究所致力于深入挖掘和研究雷锋精神,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举办雷锋讲坛便是一种创新的探索。雷锋讲坛首期启动仪式,我曾特别邀请姚德奇大哥,他远程寄来热情洋溢的祝贺视频,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而我与姚德奇大哥的深厚情谊,是在策划邓州编外雷锋团成立周年纪念活动的那段日子里,得到了升华。

在那座充满历史底蕴,荡漾着雷锋温度的邓州城市,我停留了将近一个月。那一个月里,我与姚德奇大哥以及其他编外雷锋团的朋友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了完成策划文案,我逐一采访了团里的核心成员,而姚德奇大哥,无疑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位。

他对学雷锋活动中的热点、难点等话题,总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我们两人常常讨论得很晚,有时甚至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但正是这样的交流和碰撞,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交融与相互理解,也让我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姚德奇大哥不仅是我思想上的导师,更是我生活中的好大哥。他曾陪我漫步在花州书院,一起体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也曾带我来到丹江渠首,触摸邓州人战天斗地、引水入京的牺牲精神的历史纹理。

离别的那天,姚德奇大哥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些黑芝麻土特产,那是他对我的一份深情厚谊,也是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从那以后,我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他时常会打电话给我,询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与我分享他对雷锋精神研究的最新观点。

2018年的6月25日,在革命圣地西柏坡,我主持的《新中国新时代的雷锋文化》论坛上,我再一次见识了姚德奇大哥那令人敬佩的高尚境界和宽广胸襟,以及他身上所散发出的那股特有的红色气质。在论坛的进程中,姚德奇大哥代表编外雷锋团给我颁发了一枚奖牌,虽然它并非是“金质奖章”,但在我心中,这枚奖牌却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它代表了对我个人以及我所从事工作的最高奖赏和认可。

13.jpg

前不久,他还曾在电话中热情地邀请我,说他很想我,希望我能尽快过去看他。然而,那时的我,正忙于“跟着庄仕华学雷锋”主题活动的一些事情,一直未能成行。不过,我也时常会打听姚大哥的情况,关心他的健康和生活。

今年的9月份,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举办雷锋精神论坛,邓州编外雷锋团作为受邀嘉宾,派出了副政委杜恒出席。杜恒在来抚顺之前,还给我打来了电话,告诉我原本姚德奇大哥也要来,但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只能遗憾缺席。当我急切地询问他的情况时,杜恒告诉我,姚德奇大哥最近身体消瘦了许多。我立即给姚德奇大哥打去了电话,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并劝他尽快去医院检查。他满口答应着,可谁曾想,这竟成了我们最后的通话……

12.jpg

如今,我的书桌上,静静地躺着姚德奇大哥编著的那本书。

这本书,是他几十年来对雷锋情谊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对雷锋精神透彻领悟的结晶。我曾多次建议大哥,将他与雷锋的情谊、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历史与基本经验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如今,他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

今天,当我再一次捧起这本书时,觉得它沉甸甸的。我在读他的书,其实是在阅他的人生。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雷锋精神的热爱和传承。

11.jpg

捧读姚德奇大哥的书:从文字到灵魂的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一本书,尤其是一本记录着时代精神与人格光辉的书籍,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而今天,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我再一次拜读了姚德奇大哥的《学雷锋文稿选集》,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敬仰。随着书页的翻动,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姚德奇大哥进行又一次心灵对话,陪同姚大哥再一次经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了他对雷锋精神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

姚德奇大哥,作为雷锋的亲密战友,他的一生都与雷锋精神紧密相连。在《学雷锋文稿选集》中,他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记录了自己与雷锋共处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多年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深刻诠释,更是对姚大哥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的生动写照。

见证与传承:雷锋精神的化石

姚大哥在书中详细回忆了自己与雷锋共同学习、训练、生活的日子。那些平凡而又温馨的场景,如雷锋指导他读报、一起当校外辅导员、共同做好事等,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这些珍贵的记忆,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雷锋这位伟大战士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力量。姚大哥作为这些记忆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雷锋精神。

坚守与奉献:一生的使命与担当

从军队到地方,从青年到老年,姚大哥始终坚守着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使命。他不仅在邓州成立了编外雷锋团,还积极组织各种学雷锋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在《学雷锋文稿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四处奔波、不辞辛劳的身影,也可以感受到他对雷锋精神的热爱与执着。这种坚守与奉献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思考与启迪: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姚大哥在书中不仅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还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他认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过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姚大哥的这些思考和启迪,对于我们理解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情感与共鸣:文字背后的力量

《学雷锋文稿选集》不仅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充满情感和共鸣的书籍。姚大哥在书中流露出的对雷锋的怀念、对战友的深情、对社会的关爱,都让人深受感动。他的文字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产生共鸣和思考。这种情感与共鸣的力量,正是书籍的魅力所在。

再一次捧读完《学雷锋文稿选集》,我深切感受到姚德奇大哥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雷锋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姚大哥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斗,永恒闪耀,照亮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邓州的花洲书院深处,珍藏着一首北宋杰出文学家黄庭坚亲笔所作的诗篇,此诗乃其瞻仰范仲淹遗迹时心生敬仰,挥毫而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范公高尚人格的深切赞美与无限敬仰。我特此抄录此诗,以作为本文的圆满句点,一并写在天上,体悟感怀其深邃意境与不朽情怀。

“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