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评论丨《雷锋年谱》:感悟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2022-08-15 14:25:07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家乐  字体: 【小】 【中】 【 大】

微信图片_20220815165649.png

□刘家乐

2022年8月15日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纪念日。近日,为了向雷锋同志表达崇高的敬意,向雷锋精神献礼,湖南雷锋纪念馆完成了《雷锋年谱》的编写工作。该书以时间为轴,记叙了雷锋的生平经历、成长轨迹和思想动态,兼收雷锋同志部分代表作,全面展现了雷锋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为广大学者和读者研究学习雷锋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雷锋年谱》以白描式的笔触、开阔的历史视角书写雷锋生平,还原雷锋精神的脉络源流。雷锋花火般绽放的生命历程短短二十二载,铮铮螺丝钉魂,通过一本书再现读者面前。

大众眼中的“雷锋”多是“做好事不留名”“做一颗螺丝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些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大都是讲述雷锋奉献与自强的“高光片段”,却很少提及雷锋性格及品行的养成。而《雷锋年谱》独具特色之处,正在于此。譬如,书中详实记载了雷锋成长的点滴——童年时期的雷锋,有着疼爱他的六叔祖父、六叔祖母、堂叔雷明光;有格外照顾他,并曾亲自送他上学的乡长彭德茂;有言传身教给他讲“螺丝钉”道理的县委书记张兴玉……雷锋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旧社会的苦不是一个人的苦,不是一家人的苦,而是千千万万人的苦。”“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民。”书中娓娓道来,以细节温暖人心,在细数雷锋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中,让我们再次感怀于雷锋的光荣事迹,毫无突兀、夸张之感。

这些“独到之处”也与《雷锋年谱》的叙事结构有关。我们发现,从拿到解放军钢笔的“庚伢子”,到大会上发言的光荣标兵,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串起雷锋事迹,展现出一种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

这种编年体式的体裁让叙述更加精炼,充分诠释出雷锋身上蕴含的令人敬仰的精神。记录过程中,书中添加了诸多注释:叙述对母亲含恨自尽之事时,附上了雷锋提及此事的报告;叙述雷锋9岁时帮助共产党人躲避追捕时,附上了石天柱的回忆等等……凡此种种,形成了一个个隐形的逻辑节点,让前因后果更清晰,逻辑更流畅。

浅浅书页,深深温情,翻开书页,见微知著

本书兼有史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抒情,一方面着重记录雷锋从18岁到22岁之间的事迹,突出其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坚韧自强的精神风貌与性格特征。同时对雷锋家世进行梳理、对书中人物附以简单介绍,显得情真意切、令人信服。另一方面穿插雷锋原创日记诗歌,使得这部编年体的书籍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可感。

从方法论看,本书拓宽了雷锋精神的研究视点,揭示出雷锋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久久为功的培养,对于当代青年铸牢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另一个关键是,本书布局精巧,善于组织运用史料,考据征引去伪存真、互为佐证,因此以史实为支撑,最大限度保证了叙述的真实客观,拉近了雷锋与人们的距离。

“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永远活着。”

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红色文化的最好结合,并荣列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名录。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压舱石”,必将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液,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自强不息。

就此而言,《雷锋年谱》独辟蹊径,让人触摸到更有温度的历史,让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让雷锋精神价值永恒,无疑实现了一本书最可贵的价值。愿以此书为勉,吾辈传承好雷锋精神,世代赓续奋斗,共赴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