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雷锋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经验(之一)
肖宇 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翟元斌 雷锋杂志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学雷锋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期间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关于学雷锋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提供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梳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雷锋活动的主要经验与成果,有利于全面系统学习领会总书记新时代学雷锋重要讲话,进一步把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推向前进,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成为人们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根基在于人民的价值认同,关键在于党对学雷锋活动一以贯之的政治引导和组织动员。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要求和中央关于学雷锋常态化的部署,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提供顶层设计与根本遵循,有力促进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雷锋精神内化为人们的遵循与追求。
常态化是推动学雷锋活动成为人们自觉行动、雷锋精神成为社会群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实践中围绕树立常态化意识,建立常态化机制,开展常态化活动进行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处处散发着雷锋文化的魅力。五十多年来,这座城市“一杆大旗扛到底”,学雷锋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究其根本,一是源于与雷锋的特殊渊源,雷锋把一生中最光辉的岁月奉献给了这座城市,人们厚爱雷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他所未竞的事业。二是源于对学雷锋的使命坚守,抚顺始终把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推进“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的伟大实践。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抚顺不断完善学雷锋工作“八大机制”。从组织保障上,成立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从工作机构上,成立建设雷锋城办公室,纳入编制;从考核方法上,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全市工作绩效考核;从法治保障上,市人大立法,出台志愿服务管理条例;从队伍建设上,发展系列学雷锋社团组织;从资金保证上,成立雷锋基金会;从理论支持上,每年举办雷锋精神论坛等研讨活动;从典型示范上,每年评选“雷锋号”“百姓雷锋”。抚顺的实践可以说明,树立常态化意识,建立常态化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才能使学雷锋活动覆盖到经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体现到干部群众中的每一个人,拓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使践行雷锋精神成为这一种自觉追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学雷锋常态化是多维度构建。要强化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设计,打造常态化的平台,形成常态化的品牌,营造常态化的氛围,吸引人们广泛参与,热情参与,让人们在参与中感悟雷锋的思想境界,感受雷锋的榜样力量。浙江开展“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借鉴。“万朵鲜花送雷锋”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播频道“浙江之声”在2011年创意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每年活动都会面向社会征集百姓身边的“活雷锋”,并在3月5日前后,以向他们赠送鲜花、颁发证书的方式,表彰大量民间道德模范人物。一个推行九年的活动,成功超摆脱“审美疲劳”,保持很高的鲜活度,其成功密码在哪里?活动主办者的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是至关因素。在九年的实践过程中,他们通过拓宽渠道征集“活雷锋”,吸引年轻群体;结合媒体宣传重点,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广泛邀约社会名人,带动各行各业参与活动;联合省内外广播同行,扩大活动覆盖范围等举措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社会粘合度、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培育起庞大的群众基础,有效传递了公益,传播了“雷锋精神”,成为影响全国的一张公益“金名片”。
二、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雷锋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先后建立雷锋纪念馆、雷锋学校等永久性学雷锋教育实践基地,在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把雷锋精神弘扬好”的重要指示中,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跃上新台阶。尤其是全国第一所雷锋学院在抚顺诞生,再次实现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与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各地涌现出许多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各类干部学院,弘扬红色文化经典的雷锋文化培训机构呼之欲出。
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抚顺。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使这座城市深刻认识自己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方面的独特地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印迹,是红色文化资源中独特的存在,是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的载体和依托,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孕育发展起来的雷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元素,其红色基因是其内核与精髓,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内在力量。抚顺是雷锋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努力发掘雷锋文化丰富资源,充分展现雷锋文化的政治价值、理念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构筑大平台,发挥雷锋文化“资政育人”功能,为培养雷锋式的干部队伍,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抚顺的使命。抚顺市委作出重大决策,着手创建全国第一座雷锋学院,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雷锋学院打造成每年培训人员5万人次,集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雷锋研学实践为一体的新时代培养雷锋精神的教育实践基地。雷锋学院的教学将立足抚顺,链接辽宁全省文化资源,以短期培训为主,以“理论专题+现场教学+互动体验”为基本模式,形成可满足不同群体的菜单式课程体系。主要课程为雷锋文化,辅助课程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工业文化、典型文化、廉政文化。通过专家解读雷锋精神,亲历者讲述雷锋故事,参与者体验雷锋文化,凸显雷锋学院弘扬雷锋精神的办学特色。目前雷锋学院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在迎接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一周年的日子里隆重揭幕。雷锋学院的诞生,完善干部教育整体布局,填补了干部教育内容上的空白,为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宏大叙事的续写和推进书写了新的篇章,并打开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的又一个崭新窗口。
传统意义上的雷锋精神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建设也获得新的全面发展。为缅怀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牺牲后其生前所在部队和抚顺、长沙等地都相继建造了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担负着弘扬雷锋精神的天然职责,是开展雷锋精神学习教育的课堂。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雷锋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伴随着新时代的步履和节奏,雷锋生前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以两种方式向红色文化经典致敬:一是筹资新建展馆,二是在既有展馆基础上改扩建。譬如新建了辽阳雷锋纪念馆、营口市雷锋文化展览馆、铁岭雷锋纪念馆、鞍钢钢铁公司展览馆等。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长沙雷锋纪念馆作为两个独具地域文化底蕴优势的展馆,分别进行较大规模的改扩建。这些纪念馆立足本土,深入发掘雷锋文化资源,突出反映雷锋生前阶段性成长的历程和事迹,凸显差异性发展中的存在价值,相互补充,相映成辉,构成雷锋纪念馆展馆集群的魅力。比如,抚顺雷锋纪念馆,建馆历史最早,是国内唯一一座馆、陵合一的人物纪念馆,成为全面展示雷锋生平事迹的神圣殿堂。湖南长沙雷锋纪念馆突出了雷锋在家乡成长和家乡人的传承,辽阳雷锋纪念馆生动再现了雷锋在辽阳弓长岭工作生活期间鲜为人知的事迹,铁岭雷锋纪念馆依托雷锋在铁岭生活170天的真实史料,构成独具特色的全国唯一一座建在村庄的雷锋纪念馆。
与政府投资新建、改扩建雷锋纪念馆同时,民间收藏领域中最重要的红色主题藏品之一——雷锋纪念品的收藏也迎来热潮。各地个人雷锋文化收藏展室百花齐放。民间个人雷锋收藏(展)馆以其藏品种类丰富,保存文献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成为社会各界新的关注点。据资料介绍,民间个人雷锋收藏(展)馆有五十多所。
雷锋学校,或者说雷锋式的学校,是伴随学雷锋活动发展在中国出现的一种特色教育模式。雷锋生前只在抚顺担任过两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一所是建设街小学(现为雷锋小学),另一所是本溪路小学(现为雷锋中学)。“雷锋叔叔”,就是由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叫响了全国。这两所学校,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学雷锋,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探索。特别是雷锋小学的经验经由国家教委1990年3月发布文件推广全国之后,全国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抚顺雷锋小学回信,勉励孩子们,“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知识,养成好的品德,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总书记的勉励语坚定了雷锋学校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方向,开启了新时代创建雷锋学校新的历史篇章。
2018年10月23日,雷锋杂志社与中国教师杂志社正式启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老区创建100所雷锋学校的“百校工程”。在此工程中,雷锋杂志社会同教育科研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尝试推出《雷锋学校标准与经验》报告,为新时代雷锋学校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规制上的参考。2019年9月9日,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携手连江县人民政府,雷锋杂志社等多方共同举办的“2019年全国钱学森学校(班、院)、雷锋学校开学第一课”在连江县浦口中心小学、福州三中隆重举行,展示了新时代雷锋学校的风采与魅力。据统计,目前全国雷锋学校大约有100多所。
三、立足岗位成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最鲜明的指向
“岗位学雷锋”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并获得中央肯定的学雷锋基本形式。
学雷锋活动在初始阶段,多呈现为广大青少年走向街头开展各种形式的助人为乐活动,即“做好事”。尽管这些活动具有某些模仿、简单化的痕迹,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为“做好事”归根到底是有益于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的;雷锋精神不是抽象的,好人好事是雷锋精神的具体载体;做好事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觉悟,符合不同层次人群学雷锋的共同要求;大力倡导做好事,是改善社会风气、优化人与人关系的有力措施。
1990年初,福建省委在掀起学习雷锋热潮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把学习雷锋精神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后来,福建各行各业纷纷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融入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有效克服了一些学雷锋活动走过场、摆花架子等形式主义。各行各业结合本单位本行业的特点,开展各种为民、便民服务,并且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1990年1月9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学习雷锋精神,做四有青年》的通知。通知提出:1990年学雷锋活动的主题是“学雷锋精神,做四有青年”。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主题,引导青少年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政治立场;学习雷锋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文化科技知识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学习雷锋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要求、为祖国艰苦奋斗的思想境界;学习雷锋热爱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要学习解放军学雷锋的好经验,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让雷锋精神在新一代青少年中不断发扬光大。
1991年3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的学雷锋活动,把立足点放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并把端正行业作风,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常年,注重实效。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扎扎实实学雷锋》,3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题为《立足岗位学雷锋》社论,两篇社论对立足岗位学雷锋的意义做了充分的阐述,全国掀起立足岗位学雷锋的热潮。
历史在不断持续中发展。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其中规划了9个学雷锋常态化项目,其中第7项提出“企业要结合自身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把雷锋精神转化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提高大众的参与度,社会关注的重点较多集中在如何建立常态化机制,以及学雷锋活动的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等问题上。
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足岗位学雷锋,2014年3月4日,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高度赞誉他们“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十分明确指出和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13亿中国人,8900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又说“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把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新征程、新任务,总书记对岗位学雷锋活动进行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论述。
立足岗位学雷锋,就是把各自的工作岗位作为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主阵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像雷锋那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本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服务,自觉地在本职岗位上传播精神文明;有过硬的岗位本领,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知识;有严格的岗位纪律,一切行 动听指挥;有高度的岗位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勇创一流成绩。
立足本职岗位,把雷锋精神融入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为更多的人跨进先进行列铺平道路;能够使学雷锋活动在最广泛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防止和克服一阵风的现象和形式主义,使之走上群众化、常态化、制度化的轨道;能够使人们更加自觉地把伟大理想和崇高的使命感融合进本职岗位,最大限度地 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本职岗位上竭诚奉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岗位作为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平台,把岗位学雷锋作为学雷锋活动的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围绕认真做好“八小时手上事”,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涌现出岗位学雷锋先进典型。自2015年开始至今,中宣部每年都命名公布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旨在组织推动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先进经验、学习宣传岗位学雷锋标兵的先进事迹,运用榜样的力量不断深化拓展岗位学雷锋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这项工作更加多样化、具体化,让雷锋精神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用雷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道德保障,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抚顺供电公司的“雷锋工程”,是公司全员凝神聚力,经过数年精心打造的一项转化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全面落地的创新实践。他们提出,“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用雷锋精神做强企业”的“三做理念”,激励全员做“岗位雷锋”,公司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宣部首批岗位学雷锋示范基地。进入了新时代,抚顺供电公司在巩固既往主题实践的同时,提出“梦想·奋斗·幸福”新主题,形成新时代雷锋工程新内容、新实践,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用户服务达到新境界。特别是公司组建的460名队员的“雷锋号”共产党员服务队,长期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为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也成为抚顺营商环境建设的先锋队。如今,雷锋工程已升格为辽宁省供电公司新时代雷锋工程试点。
四、培塑典型引领时代风尚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赞誉全国所有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称赞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
学雷锋是学典型、做典型的过程,而为了更有力的推进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地发现新的典型,培塑新的典型。学雷锋活动延绵半个多世纪依然澎湃不息,其引擎之一就是一代又一代学雷锋典型的引领和带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雷锋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高度赞扬“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总书记先后给郭明义爱心团队、邓州编外雷锋团回信,勉励他们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总书记对表彰道德模范、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针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展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宣部等部门先后开展了“当代雷锋”“时代楷模”“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评选,各地区依据地域文化传统优势创新创建“百姓雷锋”“警营雷锋”等评选机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雷锋式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他们既忠实地实践了雷锋精神,同时又不断地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雷锋精神,有力的推动学雷锋活动,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一个正迈步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一定是需要一种强大而正确的主流社会价值取向来引领和推动,而对当代先进典型的培塑,毫无疑问,正是对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物化形象的具体诠释。“当代雷锋”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是千千万万学雷锋典型的代表,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磅礴正能量,以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向人们传递了雷锋精神。这些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激励人民群众,增进价值认同,由点到面的使雷锋精神得到扩散,构成“传递——继承——传递”的传播路径,凸显了雷锋精神传承发展过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不断地在守正创新中开辟前进的道路,从而书写出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灿烂的篇章。(来源:抚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