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共产党人·雷锋⑰】陈广生:一生笔耕不辍,执着写雷锋的军旅作家

2021-06-18 10:54:10  来源:中国雷锋网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编者按: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在雷锋的成长历程中,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对雷锋的影响、教育、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雷锋看到了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这些共产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引领着雷锋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并影响了千千万万“像雷锋那样”的共产党员。

湖南雷锋纪念馆联合中国雷锋网推出【共产党人·雷锋】栏目,栏目突出雷锋、雷锋身边的共产党员以及追随雷锋足迹的新时代共产党员,通过挖掘历史资料,解读雷锋如何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不断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中国雷锋网 通讯员 肖婷 记者 黄藤

【人物简介】

图片

陈广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俱乐部主任,部队作家,正师职创作员。著有散文集《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的朋友雷锋》,传记文学《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与人合著的《雷锋的故事》获198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人生的坐标”图书奖。

微信图片_20210618105254.png

陈广生著《雷锋在我心中》一书。

1960年1月8日,刚刚从海岛移防到营口的团队迎接一批从辽阳来的新兵入伍,这批新兵中就有雷锋。当时雷锋代表新兵在欢迎大会上发言,在一旁的陈广生暗暗惊喜这个小伙子的先进思想和演讲口才,他欣赏这个笑容可掬、活泼可爱的小伙子。

1960年春节来临,领导决定让陈广生组织一个战士演出队,到新驻地抚顺给施工的指战员慰问演出,也给留守地营口的党政机关和地方百姓慰问演出。陈广生曾在新兵连文艺晚会上亲眼见雷锋朗诵自己写的诗,还了解到雷锋爱吹口琴、说快板,在挑选演出骨干时就选上了雷锋,就这样,雷锋被调到演出队工作了近40天,在朝夕相处的时间里,陈广生和雷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后来写雷锋打下了一个很好的认知基础。

1960年4月,雷锋结束演出队生活,被分到运输连的4班当汽车兵。雷锋勤俭朴素、助人为乐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团党委的重视。团政委韩万金要求政治处派人深入了解这个新兵的情况,并要求写成材料向党委报告。陈广生主动要求承担这项任务,和宣传股的同志一起,以雷锋自述的形式整理成一份《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材料上报下发后,团里掀起“学雷锋,赶雷锋”的活动。陈广生这时开始动笔写雷锋,还专程到鞍钢、弓长岭了解他参军前的一些情况,终于在1961年2月写成了3.7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向阳坡上长劲苗》,后来改编成《雷锋的故事》,这是全国第一部完整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专著。

图片

陈广生(左)采访雷锋的舅舅张翌舒。

雷锋因公牺牲后,沈阳军区与辽宁省委联合组织了雷锋事迹报告团。报告团由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干部、战士十几人组成,报告团分南片和北片,北片负责人是团政委韩万金,南片负责人是陈广生,也是主讲人,报告团共讲100多场,陈广生就讲了30多场。他宣传雷锋事迹实事求是,生动感人,多少听众听后为之落泪,并得到激励。

“一生只做一件事,笔耕不辍写雷锋。”人们称赞陈广生为宣传雷锋所做的一切。自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雷锋的故事》多次再版重印,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的《雷锋的故事》有52种之多,成了全国军民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必读书籍。1993年2月19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电讯中的一段话:“把雷锋、雷锋精神介绍给中国和世界的《雷锋的故事》一书,30年来已累计发行2000多万册,为我国文艺类书籍发行数量之最。” 他的同事王笑竺曾赋诗:

从容大半生,挚意颂雷锋,

笔端溢心血,挥洒固干城。

陈广生先后十三次到湖南,多次往返雷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参加编写的《伟大的战士》《我们的朋友雷锋》等有关书籍多达17种,发表了宣传雷锋事迹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等作品千余篇,他就是这样执着又满怀激情写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人们称赞他不愧为“新时代播撒雷锋精神火种的先锋战士”。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