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办得更好”,“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为何对这项事业有着深厚寄望?我们先从希望工程的由来开始了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希望工程宣传照上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至今记得:上小学时教室低矮破旧,冬天寒风灌进教室,同学们冻得缩成一团,但仍坚持读书。
图为:苏明娟与自己当年的希望工程宣传照片合影
当时,和苏明娟有着相似境遇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渴望知识,却可能因为交不起几十元的学杂费而失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希望工程应运而生。
截至今年9月,这个以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初衷的公益事业,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正如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30年来,无数爱心人士,用一次又一次的慷慨解囊照亮了数以百万计贫困孩子的求学之路,改变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孩子的命运。
图为:曾经的“大鼻涕”男孩成长为新时代的高铁青年
如果没有希望工程,“大鼻涕”男孩胡善辉的人生轨迹可能是:早早辍学,然后做一个放牛娃。现实中,胡善辉顺利读完小学和初中,之后参军入伍。退伍后成为了一名高铁客运员,牵头成立“善辉善行”重点旅客帮扶团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免费服务。他说,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也要做爱心的传承人。
和胡善辉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各行各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尽己所能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希望工程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们的今天,他们又去成就别人,促进社会进步。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捐钱捐物建学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上学”,到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孩子“上好学”,再到通过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学得好”……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新使命。“进入新时代,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习近平情真意切,要求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