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参观预约

梁彦华:古稀退休老兵义务护路

2019-10-30 14:26:34  来源:贵州文明办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人物简介:梁彦华,男,76岁,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蒲场镇蒲场村村民。

事迹简介:2015年,退役军人梁彦华看到经过家门宽5.5米的大溪公路无人护理,路面垃圾成堆,路边杂草丛生,便萌生了义务清扫的念头。4.5公里的路程,他每天最少打扫5个小时,一扫就是三年。大溪公路与连户路纵横联通,他号召村民们修剪从自家院子里延伸出来的树枝藤条,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保证群众平安出行。2017年11月,重遵高速公路扩容,大量工程车辆途经蒲场村,导致部分路面出现坑洼、塌陷,他找来沙石水泥对路面进行填补修复。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悄然发生变化,义务劳动在村里逐渐“升温”。

一根扫帚、一把铁铲、一辆推车,是绥阳县蒲场镇蒲场村民梁彦华每日外出的必备工具,这些年,梁彦华出门几乎只做一件事--清扫公路。2015年以来,蒲场镇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村路、通组路连通家家户户,75岁的退伍军人梁彦华长期一人独居,常常把一条条宽坦的水泥公路清扫得干干净净。

“这些‘老伙计’,陪我一起‘战斗’了三年。”梁彦华所说的“老伙计”其实就是一把铲口磨得锃亮的洋铲、一把“铁爪”扎成的扫帚、一个几乎废弃的警示桩以及一辆两轮小推车,从2016年梁彦华开始义务清扫大溪公路以来,这些工具就成了他的“最佳拍档”。

“我是个农民,更是个军人,即便年纪大了,但是能够扫点马路也是好的,我干起高兴。”说起义务清扫公路,梁彦华并不觉得累,反倒是很高兴。就这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条干净整洁的通村路,两百余把变秃的扫帚,组成了初春里最温暖人心的故事。

一颗“热心肠”和半屋子“宝贝”

梁彦华已经有75岁的高龄,19岁时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参军,25岁退伍回乡后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抚育的三个儿子皆已成家,不愿打扰子女生活的他,坚持独居,一直住在大溪公路路边的旧房子里。

门前的公路横跨蒲场村、大溪村两个行政村,覆盖人口约4000余人。

“以前路烂得老火,出一趟门回来就要洗衣裳,泥巴裹到腿肚子。”梁彦华说。

2014年以前大溪公路是条毛马路,由于运煤车多,路况很差,该路段的卫生还由绥阳县枧坝镇联盟煤矿出资负责养护,煤矿企业受政策调整关闭后,便再也无人管护。

2015年,绥阳县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条毛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条5.5米宽的大溪公路。

“路修好没几天,各种垃圾、滚落的泥土、落叶杂草都堆起了,卫生实在是差。”三年前,看到家门前的大溪公路无人清扫,路边杂草丛生,路上垃圾成堆,梁彦华萌生了义务扫地的想法。

“刚开始扫这时候,由于没有手推车,路面的垃圾我都是用粪桶来挑,一天要来回跑好几趟,那时确实累。”清扫之初,长年累月堆积在路面的垃圾的确让梁彦华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依然坚持。

以蒲场镇蒲场村口为起点一直到大溪村,约4.5公里路程,一扫就是三年多时间,每天打扫下来,梁彦华最少也要5个小时,每个月最少要换5把扫帚,1000多个日夜,用坏的扫帚加起来就有200余把。

扫帚坏得频率太高,一开始梁彦华都是到镇上去买,后来他还种下一片铁爪树,自己在家扎扫帚。在梁彦华家里,新旧交叠的扫帚堆了大半屋子。

“这些都是宝贝,没有这些扫帚,这路也扫不成。”望着满屋子的扫帚,梁彦华乐呵地说。

梁彦华尽心尽力义务打扫的公路,没有收取一分钱报酬的“热心肠”,起初在村里人眼里更多的是不理解。

“老梁,你一天扫马路,领好多钱的工资呀?”

“怕是一天闲起没事干哟,扫啥子马路哦。”

面对四面八方的质疑声,梁彦华没有过多的解释,他还是专注地扫自己的路。

“我就想把路扫干净,没有想过其他的事情。”梁彦华依旧天刚亮就起床,依旧形单影只地奔波在大溪公路上。

“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干”

除了随时保持路面干净外,巡检公路也成为梁彦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早上打扫卫生,下午就在这条路上溜达查看一圈,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保证群众出行安全。

由于是通村公路,大溪公路与连户路纵横联通,村民种植的树木枝丫延伸到路边、路口,存在树枝擦碰车体的情况,也严重影响各方视线,他就一家家作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枝藤条进行修剪。

“路牙边的野草长到路面上来了,不仅影响村子形象,还占据道路,也存在危险。”说起自己的“工作”,梁彦华的态度总是很专业。

2017年11月,重遵高速公路扩容项目第14标段全面动工,大量工程车辆途经蒲场村,大溪公路被碾压频繁,导致部分路面出现了坑洼、塌陷现象,来往司机常常“中招”颠簸,也给路上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他找来沙石水泥对路面进行填补修复。

“得知梁彦华行为的来龙去脉后,我也深受感染,他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重遵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征拆办主任魏振鑫说。

另外,他还将梁彦华清扫路面的照片贴在了项目指挥部办公室,把他的事迹在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勉励员工向梁彦华学习。

考虑梁彦华的生活以及身体情况,魏振鑫经请示上级,决定再聘请一名清扫人员帮助梁彦华,每月分别支付二人1000元“工资”,直到该项目全面完工。

“这工资对于我来说是精神鼓励,我会将这些钱匀点给那些帮助我打理公路的人,而我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干。”梁彦华说暖心故事在大溪公路上发酵“天天如此,天刚亮就出门打扫卫生,热心得很,看见公路上有点脏的,他马上就去扫得干干净净的。”邻居刘登强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扫路的梁彦华,说起老人家义务扫路的事情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梁彦华用实际行动化解了村民们的“质疑”。

“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件好事,每当我开车通过这条路时,看到干净畅通的路面,即使没有看见他在扫地,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梁老的身影。”村民黄建国提起梁彦华时,一脸敬佩。

被梁彦华的坚持和执着所打动,作为绥阳县吉祥客运公司的总经理,黄建国不仅送给梁彦华10把扫帚,还给公司的驾驶员们说,只要看到梁彦华,不管他去哪儿,都要载上一程。

“梁伯,你走哪点?上车我送你。”

“梁伯,今天去赶场不?送你去。”

只要梁彦华走在路上,过往的营运车或是摩托车总会停下来询问他的去向。

“梁老来吃粉免费,不收钱。”在大溪村经营羊肉分馆的陈显科说,比起梁彦华多年来义务清扫公路,这不算什么。

“我来吃粉,你一定要收钱,要不然我就不来了。”梁彦华执意要“公事公办”。他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他们的理解,就是我继续干的动力。

在梁彦华无私奉献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心里也跟着“亮了”,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义务劳动在村里逐渐“升温”。

距离梁彦华家1.5公里的80岁老人李星金从去年开始也加入老人义务清扫的队伍;村民刘刚志主动配合梁彦华将伸出路面的葡萄树枝桠全部清理干净;退休教师孟其国向绥阳电视台写了一封《关于一个转业军人无私奉献的报告》,并在其中叙述了梁彦华的动人事迹。

“以身作则是建设乡村文明、乡村治理最好的行动指南。”蒲场镇蒲场村村委委员龙德茂说,村里召开群众会、村民小组会,都会号召群众向梁彦华学习,如今村民们都主动与梁彦华一起参与村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摒除陋习,自觉维护起村里环境。

如今,通村路、通组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一朵朵文明之花正在蒲场美丽绽放。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