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凤飞,现年63岁,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乐民镇马朗村村民,她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自己病残的丈夫覃锡缔、大伯覃锡柱和二伯覃锡光三位亲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甘凤飞1978年与丈夫覃锡缔结婚后,一直和丈夫的两个单身的哥哥生活在一起。其间,也有乡亲问她为什么不分家,她说:大的(两个伯爷)都不提(分家的事)了,我们小的又提它干什么?其实,5岁丧父、后又随母改嫁的甘凤飞心里清楚:丈夫的双亲过世得早,丈夫也是依靠年龄稍长几年的兄长大姐拉扯大的。再说两个伯爷没成家,大家不分家也好相互照应。婚后,洗菜做饭的事情几乎都是甘凤飞一个人包了。
2000年代初期,年过六旬的大伯覃锡柱便得了高血压,身体开始走下坡路,重活干不了,轻活也不能多干。2010年,他又患上老年痴呆症,一天到晚精神恍惚,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了什么也很快忘记,每天就只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甘凤飞煮好了饭菜给他吃,常常是他刚吃了不久,又说自己还没有得吃,甘凤飞只得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给他解释。2015年寒冬的一天夜里,不知什么时候覃锡柱又独自出门了。当甘凤飞打着电筒在离家不远的水塘边找到他时,他已扑倒在岸边,全身湿透,满头满脸全是淤泥,冷得瑟瑟发抖。甘凤飞马上叫醒儿子和隔壁邻居,大家七手八脚才把他送了回来。回到家,甘凤飞和儿子又是烧水让他洗澡,又是煮姜汤给他喝,又是洗他换下来的脏衣服,等到一切忙完已是凌晨三四点钟了。2015年11月,大伯覃锡柱突然间中风倒地,身体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甘凤飞只好又再次叫回在外打工的儿子,一起伺候大伯。每天为他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擦身洗衣。直到当年12月底,得到甘凤飞照顾十多年的74岁大伯覃锡柱才安然去世。
二伯覃锡光三四十岁时就体弱多病,只能干点轻活儿。2010年前后,覃锡光一脚落下残疾,行走不便,此后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吃饭洗衣都是甘凤飞帮忙。但他脾气儿比较大,常常稍不如意就发火骂人。对此,甘凤飞有时默不做声,有时又好言安慰,从不和他顶嘴,认为他病人一个,心情也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每次遇到这样的事,甘凤飞虽然感到委屈,但这样一想便想开了,对二伯生活照料如初,给他洗衣端饭,端茶递水,直到2014年12月他70岁时去世。覃锡光去世前,因中风瘫痪了一个多月。其间,甘凤飞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一起帮助打理,每天为他按摩身体,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擦身洗衣。覃锡光去世时,有人劝甘凤飞,随便处理算了,他又不是你丈夫。甘凤飞却不这样认为,毕竟是自己丈夫的亲哥哥啊,怎能随便处理呢?甘凤飞还是按照当地风俗,给他办了丧事。尽管因此又欠下了一笔债务,但甘凤飞却并不后悔。
当年,大伯、二伯身体不好,一家子的农活、家务都压在甘凤飞夫妇的身上了。由于操劳过度,覃锡缔身体也越来越承受不了生活的重荷。2006年春天的一天中午,覃锡缔突患中风。送医院留医十多天后,覃锡缔还是落下了后遗症,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出院后在家养病,还要经常请医打针吃药,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了,饮食起居都要人服侍。在繁重的农活和繁琐的家务之余,甘凤飞总要为行动不便、不能久坐、常年卧床的丈夫洗洗脸,擦擦身,扶他出门透透气,晒晒太阳。
一边要忙着照顾病残的丈夫三兄弟,一边还要忙于田地耕种。甘凤飞平时要耕作3亩多的责任田,只有农忙时节,在外打工的儿子才回来帮忙一下。她还千方百计多种蔬菜、瓜果,让家人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吃。每年,她总养一两趟鸡,一趟有二十多只,以改善家人的伙食,同时增加收入。尽管甘凤飞既要种、养,洗衣做饭,又要照料丈夫三兄弟的吃喝拉撒,整天忙得团团转,但病情不轻却又脾气急躁的丈夫有时总免不了嫌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甚至还无故说她给他生食吃。这让甘凤飞倍感委屈。
2015年起,覃锡缔病情恶化,一整年的时间基本是卧床不起了。为丈夫求医问药,按摩身体,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甘凤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做着同样的事,不厌其烦。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都回来帮忙。但待丈夫病情稍缓,儿子又得出去打工,否则连医药费都没办法支付。多年来,儿子为了照顾父亲和两个伯伯,多次在打工的广东和家乡之间来回奔走,不但花费了许多路费,就是打工的工钱也少了不少。
2016年1月中旬,与甘凤飞相濡以沫38年的69岁丈夫覃锡缔也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旅。虽然平时对妻子时有怨言,但覃锡缔临终前还是对自己的妻子内疚地说出了最后的真心话:这么多年你辛苦照顾我,对不起你了。
一年间,两个伯伯和丈夫接二连三地瘫痪,病重,直至去世。甘凤飞为照料他们和料理他们的后事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简直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精神更是疲惫不堪,体重也骤然下降了十多斤。然而,她对此却并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和困难屈服,还是乐观面对,相信生活总会一天比一天好。当乡亲们都为甘凤飞的事迹赞叹她时,这位淳朴的农妇回答说:有什么办法?大的(指丈夫几兄弟)自己 打理不了,我不打理谁打理呢?
她,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却能几十年如一日服侍行动不便、瘫痪在床的丈夫及伯伯,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淳朴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镇,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