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照进心灵的阳光——3岁小桐桐遇到的一段暖心故事
隔离点内,刘建华悉心照顾桐桐。
孟春石 摄
爸爸妈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三岁零四个月的桐桐怎么办?
1.
“我不搬,我不搬,我就是不搬!”桐桐一扭头,直接跑到病床前,紧紧地抱着像医生护士衣服一样洁白无瑕的被子。
“桐桐乖,听阿姨的话,我们不是搬走,是换个病房,就在楼上。”王灿微笑着说,但笑容被口罩和护目镜遮得严严实实,桐桐哪里看得到,“那里更干净,还有卡通哦。”
“爸爸妈妈说好了,他们要来这里接我回家。”桐桐没哭,但说得很认真,“如果我搬走了,爸爸妈妈就会找不到我,找不到我,他们会哭脸的。”
护目镜后,眼泪夺眶而出。王灿大步迈上去,轻轻地拍着桐桐的背,就像拍自己家里的二宝。
这天是2月3日,立春的前一天。
桐桐是个小男孩,才三岁零四个月大。活泼可爱,乖巧听话。
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前天和爸爸妈妈来医院,医生要抽血检验,他大哭大闹,死活不肯打针,说打针疼,还骂护士阿姨是臭阿姨、臭臭阿姨呢。
爸爸妈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幸运的是,桐桐的为阴性,且没有任何症状。
一家三口分开隔离前,桐桐也是死活不肯,爸爸妈妈只得安慰说,过两天爸爸妈妈病好了,就来这里接你回家,你一定要听护士阿姨的话。
桐桐虽然不知道新冠病毒是个啥东东,但他却能时刻感知到爸爸妈妈的温暖呀。
王灿是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隔离病房主任,个儿不高,但性格直率泼辣。为了争一个理,敢跟领导拍桌子叫板。但在患者面前,她就像变了个人,在老年患者面前,她成了女儿;在少儿患者面前,她就是母亲。
2.
桐桐爸爸妈妈都是90后,是4年前来望城区做服装生意的。
桐桐的爷爷奶奶在武汉,外公外婆在温州。
桐桐爸爸妈妈的病情并不算严重,特别是爸爸,感觉就像是经历一场普通的感冒。
但他们的内心无比烦躁、焦虑,脾气变得容易暴躁。特别是桐桐妈妈。
听到桐桐妈妈呜呜哭了起来,护士长王宇、副护士长陈阳霞赶紧跑了过来。
来到病房,温柔贤惠的王宇先右手拉住桐桐妈妈的手,紧接着左手又安抚上来,说:“没事的,没事的,桐桐妈妈。”
桐桐妈妈泪眼模糊,哽咽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王宇的左手轻轻地拍着桐桐妈妈的右手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糟,情况非常乐观,挺一挺就会好过来的。”
面对新冠病毒,望城区人民医院反应迅速。早在1月17日就进行了专业培训,1月20日进行了大规模演练,1月21日召开紧急布置会,迅速开辟了隔离病房。
“两位护士长,我不是担心自己的病情,我是担忧桐桐!”桐桐妈妈说,“我知道,我和桐桐爸爸都可能要转到长沙市一医院进一步治疗,但桐桐如果再一次确认没有被感染,他就不适宜住院,只能回家隔离呀!”
可是,家呢,家在哪里?
刚才,桐桐妈妈打了两个电话。
一个打给了桐桐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心急如焚,他们想过弄个通行证,从武汉开车来长沙接走孙子。但事实上,他们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即使出来了也一下子回不去。
一个电话打给了桐桐的外公外婆。温州也是重灾区,外公外婆的心情与爷爷奶奶的一样,处境大同小异,他们也是时刻火烧火燎。
远水解不了近渴!
“桐桐妈妈,你放心好了,照顾好桐桐,是我们的职责。”王宇说。
王宇父亲去世早,母亲一直有病,她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我和护士长都是孩子的妈妈,我们完全能理解你的心情。”外冷心热的陈阳霞说,“你要相信我们,我们会想办法照顾好桐桐的。”
3.
已经深夜12点了,桐桐依然没有入睡,他心里想着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都转到市一医院治疗去了,妈妈先走,爸爸后走,爸爸是晚上11点多被救护车送走的。
以后桐桐长大了,可能永远想不起这天是2月5日,但他爸爸妈妈、医院的阿姨们却刻骨铭心啊。
“桐桐,要不要喝水,阿姨给你加热。”看着桐桐躺在床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护师郭婷轻声问道。
今晚,是她的班。
桐桐摇头。
“牛奶?”郭婷问。
桐桐摇头。
“要不阿姨给你拿点零食?”郭婷问,“饼干!棒棒糖!”
桐桐摇头。
“那阿姨抱着你睡?”郭婷再问。
桐桐还是摇头。
突然,桐桐把左手伸出被子。
郭婷赶紧伸出双手,一双大手紧握着一只小手。
桐桐躺在床上,郭婷坐在床边,看着他,看着看着,她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她也是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她也想儿子啊!自从疫情暴发后,她再也没回过家,再也没见过调皮可爱的儿子了。
郭婷泪眼婆娑时,桐桐睡着了。
郭婷就这样坐在桐桐床边,看着,想着。
多懂事可爱的孩子啊!白天经过走廊去做检查时,他还跟她说,“阿姨,不能靠着墙壁,病毒会爬到墙上去的。”她问是谁告诉他的,他说是前几天爸爸告诉他的。
想到这,她忍不住用手抚摸一下桐桐的脸蛋。
有轻微的呼吸声,时不时还磨磨牙,偶尔还踢踢被子。最令郭婷揪心的是说梦话,他“妈妈,妈妈”地叫,叫得她心一阵一阵地疼。
郭婷是第二天8点一刻交接班的。
交班之前,她给桐桐妈妈发了一条微信:12点45分睡着,有轻微呼吸声,说了2次梦话,磨了5次牙,踢了7次被子,现在还在熟睡中……
她还在微信中说道:我的下一班是谭媛,虽然她才22岁,不爱表达,但她有爱心,请你放心。我们隔离病房的座机是88068848,你可随时打电话找她。
4.
桐桐怎么会知道,这么晚了还会有人在为他的事发愁呢。
已经确认桐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王灿她们多么希望桐桐就住在医院啊,但风险太大,显然不合适,需回家隔离。而她们又身处抗疫一线,连家都不能回,照顾桐桐肯定不现实。
晚上10点15分,王灿把这个困难向区里反映了。
晚上10点21分,长沙市望城区妇联主席刘群英就接到了副区长苏敏芳的电话。
都是女同志,还熟悉,说话就直来直去的。“有一家三口,爸爸妈妈感染了,孩子没有事。孩子住院不适合,需自行居家隔离,至少14天。”苏敏芳说。
刘群英当过几个部门一把手,办事历来雷厉风行,她知道苏敏芳为什么给她打电话,需要她做什么。“没问题,这个任务妇联坚决完成好!”刘群英说。
电话一挂,刘群英就理性起来了,仔细一想,这个事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甚至有点棘手。虽然他们妇联组织了一个“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集结了一批爱心人士。但现在的关键是,孩子接触过感染者,不论谁来照顾都存在风险。再说,还需要与孩子一起单独隔离14天。她想过自己带回去照顾,但自己有小孩,单位上还有事,怎么办。
她的目光还是落在了“爱心妈妈”身上。
第二天一早,她非常忐忑地发了3条信息。
一条发给妇联兼职副主席谢迎辉。她立即打来电话请战,说她条件成熟,一是孩子在国外读书,没有负担;二是她懂中医;三是她有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
一条发给了妇联另一个兼职副主席张曼利。她立即表态要接桐桐回家带。
一条发到了小青苗早教园群里。不到半个小时,就有29个老师接龙,园长刘建华更是3次主动打电话请缨。她说得更直接,谁也没她的条件优越,有心理咨询师证、教师资格证,也懂点中医,还是早教园园长,教育小孩是有两把刷子的。
妇联副主席彭阳是个80后妈妈,知道这个情况后,直接找到刘群英办公室说:“交给我吧,我父母在农村,身体还好,他们可以带。”
……
看着“爱心妈妈”一条一条的暖心回复,女汉子刘群英眼眶湿润了。
如果说刘群英领下军令状那一刻是感性的,那么,为桐桐选择陪护“妈妈”时她却是理性的。若桐桐的爸爸妈妈没有治愈,或出院后仍在隔离阶段,那对桐桐的照顾就不止14天,可能是28天,甚至更久。彭阳的父母年纪大了,有风险;谢迎辉和张曼利要上班;刘建华条件最为优越,是理想人选。
特殊时刻,绝不能给孩子再增加任何心理阴影了,必须想法子把阳光照进孩子的心里,抚慰他受伤的心灵才行。
这天晚上,桐桐妈妈也哭了。为什么哭呢?
她住进市一医院后,打开一个袋子一看,里面装满了生活用品,有毛巾、牙膏、牙刷、脸盆、香皂、茶杯、拖鞋等。上面还放了一张纸条,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祝您早日康复!
她拿起纸条,捂在胸口,想着是王灿写的?还是王宇,或是陈阳霞、郭婷、谭媛……
想着想着,泪就出来了。
“刘妈妈,好多太阳啊!好美的太阳啊!”
1.
“羞羞脸,女孩子上卫生间,男孩子是不能看的。”刘建华温和地说道。
趴在卫生间门上的桐桐,听刘建华这么一说,便蹲在门口,背对着她。
其实,她是看到桐桐在非常投入地拼插积木时,才上卫生间的。
这是2月8日上午,桐桐和刘建华住进酒店自行隔离的第二天。
她的第一反应是,桐桐的行为表明,不在父母身边,他的安全感有所缺失。但具体到了哪个级别她不知道。她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及时了解的情况。
下午3时20分左右,桐桐吃着下午点心。“桐桐,刘妈妈去上卫生间,你在这儿等一下,好不好?”刘建华说。“好。”桐桐说。
她走进卫生间,特意把门关重点。
其实她并不是真正上卫生间,而是在里面悄悄观察桐桐的表现。3分钟过去了,桐桐依然非常安静地坐在那里吃着点心。“他有安全感的缺失,但不是特别严重,离开父母对他打击不是那么大。”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坐在房间窗户右侧沙发上的桐桐突然跑向刘建华。
窗户右侧正对着房门。
“刘妈妈,刘妈妈。”桐桐跑到刘建华跟前,伸手要她抱。她赶紧抱起桐桐,问道:“怎么啦,桐桐?”
“刘妈妈,我怕!”桐桐轻轻地说。她轻轻地拍着桐桐的背说:“不怕,不怕,有刘妈妈呢。”
桐桐把手指向门外,她看到了红光。
“刘妈妈带你去看看,好不好?”她说。桐桐点了点头。
“桐桐不是很害怕,因为他既没躲藏,也没有回避。”她想,可以先迈一步试试。
她迈出一步,桐桐依然没有躲藏。她又迈出了第二步。再观察桐桐的表情,他在朝门口张望。这证明他不感到恐惧,而是有点好奇。
她迈出了第三步、第四步……
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射到楼道里的太阳光,被放在房间门口的红色凳子反射到了房间里。
“刘妈妈,好多太阳啊!好美的太阳啊!”桐桐兴奋地说道。桐桐在楼道里跑着,他说他要抓好多好多的太阳回房间。
刘建华站在边上听着、看着、笑着……
2.
桐桐太小,他怎么会知道大人们的心思呢?
刘建华今年46岁,有个成熟稳重的老公,还有个阳光帅气的儿子。
儿子19岁,上大一。
“妈妈,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您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听妈妈介绍了关于桐桐的相关情况后,儿子不解地说。“儿子,听妈妈解释。”刘建华说,“妈妈去照顾这个孩子最合适。”
“没有合适不合适,只有安全不安全。”儿子说,“妈妈,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刘建华依然笑着说:“妈妈知道,但儿子放心好了,妈妈不会有事的。”
老公倒是一开始就举手赞同。他认为既然医院多次检测都健康,只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同时老公也知道她的脾气,认准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牛都拉不回来。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儿子走出房门,主动找到妈妈。“妈妈,我真的不想让您去。这孩子虽然确定没有感染,但毕竟他父母是感染者,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呢。”儿子说,“但我一想,他还是个小孩,才三岁多一点,总得有人照顾吧,我也于心不忍啊。”妈妈抱着儿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我崽到底长大了,懂事了!”
“妈妈,您一定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儿子说。妈妈使劲地点头。
离家时,儿子把家里过年买的好多零食清了出来,让妈妈带到酒店给桐桐吃。
刘建华还与桐桐爸爸妈妈加了微信,建了一个三人小群。
听桐桐妈妈说,桐桐喜欢看绘本故事书,比如大卫系列,她就从早教园拿上大卫系列绘本;桐桐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她就拿上小鸡球球成长系列绘本。桐桐妈妈还说,桐桐喜欢拼插积木,刘建华就带上一套积木。
考虑到较长时间待在一个房间里,而桐桐正在发育期,必须有点运动,她带上了一个跳袋。
还要学习呀,带上本子和铅笔吧。还要涂涂画画,就带上A4纸、水彩笔……
不止这些,还有妇联和医院为桐桐准备的衣服、零食……
别说这些东西不管用。
桐桐来到酒店的第一天,就吃了半碗饭,不怎么讲话。
这可如何是好?
刘建华想到了积木。她把盒子一打开,问桐桐想不想玩。桐桐心动了,悄悄地指了指拼插积木,小声说,想玩。她说,刘妈妈就拿给你玩。于是,桐桐走近了刘建华。
感谢积木吧,它架起了桐桐与刘妈妈之间的心灵桥梁。
3.
“竹子先生,你好,你家有伞吗?”
“下这么这么大的雨,你都淋湿了,你冷吗?”
桐桐跪在窗户边的沙发上,对着窗外说。
窗外是个小山坡,山坡上有裸露的黄泥,有高高的树儿,有几株矮小的竹子。树梢上时不时飞来几只小鸟。
“泥土先生,你好啊,你冷吗?”
“你怎么不盖被子呢?”
桐桐继续说。
桐桐又说:“小鸟,小鸟,你在家吗?你来陪我玩啊!”
说完,桐桐又朝远处张望着。恰在此时,几只小鸟飞了过来,站到树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小鸟,小鸟,你们好啊!”桐桐高兴地说,“你们在干什么?在开会吗!”
一阵叽叽喳喳后,那几只小鸟又飞走了。“祝你们一路顺风!”桐桐一边挥着手,一边大声对它们说。
刘建华站在一旁,边听边流泪。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她真不敢想象人与大自然有如此和谐的一幕。她甚至想,要是大人们都如此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新冠病毒可能也不会来侵袭人类。随后,她迅速在记录本上记下了时间:2月11日下午3点45分。
桐桐更将对大自然的这种友善,用在了刘建华身上。吃饭时,桐桐总会突然把他自己认为最好吃的菜送给刘建华。等她反应过来时,菜已经到了自己碗里面。
可现在是特殊时期,必须分餐。
为了不让桐桐受到伤害,她便假装肚子吃得好饱了,吃不下了。“刘妈妈,您还没有吃呀,难道你就吃这么一点吗?”桐桐说。
每次吃点心,桐桐总会说,刘妈妈,这个好吃,你也吃点。说完,桐桐便把他吃过的点心塞给她。她只得说:“桐桐好乖,知道心疼刘妈妈啦。”说完,她把头扭过去,摘下口罩,假装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一次,她不知道是晚上被枕头枕的,还是不小心闪的,脊椎骨疼得厉害,弯不了腰。
后来她每次弯腰清理垃圾袋时,桐桐都会跑过来,问刘妈妈你这里还疼不疼,边说边给她捶背。
在望城,雷锋精神是有血有肉茁壮成长的
1.
桐桐不知道爸爸已经出院了。但爸爸暂时还不能回家,必须再隔离14天。
爸爸也住在同一个酒店,在五楼,朝东边的房间。
桐桐他们住四楼,也是朝东边的房间。
爸爸早就掌握这些信息了。
一家人分离才十多天,却如同历经世纪沧桑。
他是多么想看看儿子啊!
因为不能告诉桐桐真相,他只得打开窗户,把耳朵朝着下边,使劲地倾听着,哪怕是桐桐的一个欢笑声,都会让他内心沸腾。有时,他也会把耳朵趴在墙上,想听清楼下儿子的说话声。
要是爸爸早出院两天,他一定会听到桐桐与大自然对话的那一幕。爸爸也一定会像刘妈妈一样,被感动得哭起来的。
桐桐还不知道,2月12日那天下午,区人民医院那个叫王惠蓉的护士阿姨,来到了他和刘妈妈房间的门口,在那把红凳子上放了一箱牛奶,还有一包巧克力。
王惠蓉也才21岁,花一样的年龄。她留下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
“桐桐你是最棒的!祝你健康快乐!
刘园长您辛苦了!向您致敬!”
2.
“桐桐,今天晚上你自己睡,刘妈妈睡另一张床好不好?”刘建华试探性地问道。
“刘妈妈,我还是要你陪我!”桐桐小声说道。
此时已经是2月16日,是他们来到酒店隔离的第10天,她想看看桐桐心里的安全感是否完全恢复了。
刘建华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深深自责,桐桐毕竟还只是个3岁的孩子。但她并没有因此放松对桐桐的心理管理,她觉得下一代要发展得更好,中国的未来要更加强大,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娃娃的习惯抓起。
桐桐每天的作息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早上7点30分起床,洗漱;上午8点10分吃早餐;8点40分绘本阅读;9点10分窗前远眺,敞开嗓子喊一喊;9点30分跑一跑、跳一跳;10点做躲猫猫、开商店、做野餐的游戏;10点30分吃点心;10点50分,又是做游戏;11点45分餐前准备,洗手、洗餐具;12点午餐。
下午1点午休;3点起床;3点20分吃点心;3点45分做小游戏;4点做大游戏;4点40分窗前远眺;5点30分餐前准备;6点晚餐。
晚上6点30分涂涂画画;7点跑一跑、跳一跳;7点30分做游戏;8点30分吃点心;8点45分再做游戏;9点30分把所有玩具归位;10点关灯睡觉。
为了让桐桐每天保持新鲜感,保持身心健康,刘建华不仅讲究动静结合,还绞尽脑汁更换方法。只要肯动脑筋,就有N种办法。
房间虽小,但刘妈妈的爱很博大,桐桐的未来很辽阔。
3.
桐桐哪里会明白,他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眼里的明星、主角呢。
他在房间的一些活动,刘建华会传到三人小群,爸爸妈妈再传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位老人是最忠实的观众,他们把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睛都不带眨的。看着看着,看出了眼泪,看出了欢笑,看来了春暖花开。
妈妈也快出院了。医生说,虽然她核酸检测还是阳性,但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如果顺利,三五天就可以出院了。
已经满世界是春天了。她说,虽然“困”在病房,看不到外面的春天,但成批的患者出院,那不就是春天吗!
她说,她很幸运,也是春天里的一朵花儿!
她还说,她和老公作为90后,曾经对一些人和事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从到医院开始,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改变了:他们要做阳光,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4.
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2020年。
这个故事也只不过是这个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一枝新芽,一朵鲜花,一个音符。
我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雷锋的故乡。那里原来叫县,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九年前撤县设区。这些年来,那里的经济更是加速度发展,很多人纷纷在此落户,成为新望城人。
桐桐一家便是新望城人。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没错。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望城这片热土上,雷锋精神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是不断成长、茁壮成长的。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现在,千千万万的新老望城人,更有浩浩荡荡的像新老望城人一样的人,都在化作阳光,努力照亮地球的阴暗与寒冷。阳光照进了心灵;春天,已经来了!
(纪红建)
相关链接: